耳闻不如目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出处汉 刘向《说苑 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例子就行也不是话,再住也不是话,口说无凭,耳闻不如目见,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注音ㄦ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ㄇㄨˋ ㄐ一ㄢˋ
繁体耳聞不如目見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感情耳闻不如目见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补语、分句;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辨形“见”,不能写作“现”。
近义词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反义词道听途说
英语seeing for oneself is better than hearing from others
法语mieux vaut voir de ses propres yeux que les ouǐ-dir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缝衣浅带(意思解释)
- 老实巴交(意思解释)
- 物美价廉(意思解释)
- 嫁狗随狗(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势力之交(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 耳闻不如目见的意思解释、耳闻不如目见是什么意思由书法啦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盈科后进 |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变态百出 |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
声色狗马 |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